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七十六章安危之主

经济学家们,能用各种复杂的数学工具去建立模型,然后准确的预计物价变化的规律,而后可以因此制定最合理市价。

李孟羲不是经济学家,他数学也并不多好,凭空干算,他无此能力。

只有靠慢慢收集数据了,派人下去各处收集军粮征收之后当地的情况,然后以此调整军粮征收的价格。

最好的情形是,大军每过,当地百姓因为卖给大军粮食,卖了很多钱,大军过后,百姓们用卖粮的钱,去稍远的地方去买回同样的粮,还剩下不少的钱。

因为卖军粮,百姓因此小赚一笔,那么可以预料,下次大军再过,百姓都追着卖粮,这不就是百姓赢粮景从?呵,这叫经济调控手段下的赢粮景从。

而且,利益对人的驱动力是巨大的,只要卖粮有利可图,消息很快传遍十里八乡,不用专门再派人去乡里催粮了,百姓自己就会打听大军啥时候路过。

相比派大量人力挨家挨户的去强征军粮,可以省很多人手,也有效率的多。

除了在价钱方面,照拂当地百姓。

官府也可出(喵)台政策,比如给征粮地免去一部分赋税,等等。

还有除去经济调控手段以外,还可用行政手段去引导。

古代消息传递速度很慢,隔个山,山那边打仗打十几天了这边才知道。

因为消息不便,把粮食送到边境,转手卖掉就能获利,可很可能,很多百姓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官府可以加以引导,张榜相告也好,带头组建卖粮队也好,都行。

于是,在经济调控和行政调控的两下加持之下,由边境地区,和次边境地区,就形成了一套健康的贸易体系。

边境区的人屯粮,把粮卖给路过的大军,得到了钱之后,再从次边境地区买粮。

而次边境地区,可从再次边境地区买粮。

军队征粮,是急切之间,而区域之间粮食的流动,可缓缓进行。

从未独自领兵的李孟羲,在深思兵法之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于是他知道该怎么最有效率的征粮了。

只要财政状况好,只有钱够,筹集军粮会很简单。

【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