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五章传令兵(二)

寒暄了一句,李孟羲得知,这一老一少两个骑兵都姓王,再一细看,李孟羲发现两人眉眼间有些相似之处。

注意到少年骑兵手腕处绑着一块破破烂烂的黄色布巾,布巾颜色快脏成黑色的了。

再加上两人面生,义军本有的三二十骑兵李孟羲大多见过,种种细节综合起来,李孟羲大致猜到了,这两人是黄巾降卒,刚补入了刘备军的骑兵序列。

黄巾军标志性的装扮就是以黄色破条系在额头之上,这就是黄巾称呼的由来。

王路部投降了刘备义军,头上自然不能再缠着黄布条了,但扔了吧,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纵是一个破头,扔了也可惜。

所以很多黄巾降兵还留着黄布条,系在手上擦擦汗也是可以的。

李孟羲见这两人都姓王,又都是黄巾降兵,心下好奇,于是随口一问,“哎?王路将军是你们什么人?”

“是俺哥!”少年骑兵嘿嘿一笑,“是俺叔们的哥。”

李孟羲说话很讲究,他称降将王路,称其为“王路将军”,若是一般傻逼,直接称人家为降将王路,或者黄巾王路了。

一次两次口误就罢了,人家已经投诚了,还一口一个降将,一口一个黄巾,存心给别人找不痛快。

更何况,别说口误一两次了,一次口误都不应该有。

说别人两句好话,又不会掉块肉。

所以,李孟羲称呼王路,依然称呼其为将军,这是刘备义军之中,李孟羲第三个称呼将军的人。

前两个,一个是关羽,二将军,一个张飞,张三将军。

刘备李孟羲就不称呼将军了,直接称呼“玄德公”就行了。

总之,李孟羲没有犯言语上的低级错误,也不至于因称呼王路为降将而让这两个和王路有亲属关系的两个骑兵陷入尴尬。

三人的关系李孟羲捋清了,黄巾渠帅王路是家中老二,这个年长的骑士,是王路的大伯,少年骑士,则是王路叔父家的小孩儿。

到此,李孟羲大致明白了怎么回事。

可能是因为王路觉得,不用上阵厮杀,待在辎重营里更安全,所以用关系把这两个亲属给塞到辎重营来了。

本来,义军战马少,为了发挥战马最大的作用,按李孟羲所想,应当是挑选一批骑术最为精湛,武力也最好的一批骑士来充任骑兵。

理论上来讲,这样可以把战马最大价值化,但实际上并没有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